Sabon 是在1960年代早期發展出來的作品,一群德國的印刷師覺得不管是手動印刷或是機器印刷,字體都缺乏統整性。他們希望有一套字型更古典一點,不要那麼現代化,像是 Garamond 和 Granjon,然後再窄一點,大概比 Garamon 再窄 5%,這樣在排版時比較省空間、省錢。設計師 Jan Tschichold 被選中扛起這個任務。
1902年, Jan Tschichold 生於德國,但因為他後來傾向共產主義,曾經被納粹的蓋世太保拘捕過,同時被迫害的還有平面設計師Paul Renner(Futura字體的設計者,詳見〈【歐文字型故事】#7 Futura 第一個航向太空的字體〉)。後來 Tschichold 逃到瑞士,一直到他過世的1974年,72歲,都沒有再回到德國。他的父親是一位看版畫家,所以他從小就開始學書法藝術,可以說對字體有硬底子的功夫。他從很年輕的時候,就在字體界有亮眼的成績。他職涯的早期,1920年代,是一個現代主義者,包浩斯狂熱份子,那個時候,他還出書批判了所有襯線字體,愛好無襯線體的現代感,還構建了一系列現代排版的規則、印刷品中標準紙張的用法。
不過,在1930年代後,他逐漸改變信念,回歸古典,並且說他從前的規範太過極端。1940年代,瑞士興起現代主義(「國際主義風格」或「瑞士風格」)他身在瑞士,但卻反其道而行,反而回歸古典,這一點是比較有趣的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大約是1947年到1949年間,他成了影響力相當大的平面設計師,主要的貢獻在,英文書籍設計、為企鵝出版社設計書本的字型與現代化的排版,並制定了「企鵝排版規則」,講到20世紀排版的現代化,他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人物。
在找資料的時候,找到一條有趣的資料,讓我明白為什麼現在我們寫文章,分段要空兩格。因為早期在西方文章中,分段時會插入一個分段的印刷符號,而且這個符號要印成紅色,所以都是等所有的黑字印完,再由印刷工另外用紅色印這個符號,所以,文字在排版的時候,要先空格,預留這個符號的位子,這個方法被傳到東方,所以在東方改成橫式排版的時候,有保留這個空格的方式。但是西方到19世紀的時候,就有人反對這樣的排版方式,他們覺得多插入那個符號太花俏、很擾亂,就主張,不要再空格了,段落跟段落之間加寬行高就好。但是Tschichold很反對這個方式,因為這讓排版人員很容易混淆,假如段落的最後剛好在一行的尾巴,排版的人員很容易沒注意到要分段,甚至讀者也很容易沒有意識到分段了而影響閱讀的理解,簡單的說,他覺得這不是一個明顯、清楚的分段方式,因此他是主張分段要空格的。
他另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設計了 Sabon 這款字體,可以說他是現代化了古典字體,並做一些細節的優化,然後讓襯線都一致。Sabon 命名自 Jacques Sabon,一位16世紀法蘭克福鑄字店的老闆,這間店印出了第一本字體的樣本書,這個命名的提議者是 Stanley Morison,就是我們先前好幾集都有提到的字體伯樂,他那時就在 Monotype 蒙納公司任職了。
1967年,Sabon 一完成被三個當時最大的德國鑄字公司發行, 分別是前幾集一直提到的 Linotype, Monotype 和 Stempel,而且在書籍、雜誌的排版上,非常流行。
直至現在,它被視為最易讀的內文字體,也是最具歷史影響力的字體之ㄧ。還被運用在,2012年以前的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 的校徽。
參考資料:
1. Simon Garfield. (2011). Just My Type: A Book About Fonts. London, England: Profile Books.
2. https://www.thetype.com/tag/jan-tschichold